CAS Number:9042-08-4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30254 | 粗制凝乳酶 |
英文名:10430 | Rennet |
別名: | rennet; rennet type i |
9042-08-4 | |
物理化學性質 | |
性質描述: | 凝乳酶(9042-08-4)的性狀: 1.其外觀呈澄清的琥珀色至暗棕色液體,或白色至淺棕黃色粉末,略有咸味和吸濕性。 2.可溶于水,水溶液一般呈淺棕黃至深棕色。幾乎不溶于乙醇、氯仿和乙醚。一種含硫的特殊蛋白酶。相對分子質量為40000,等電點為4.5,干燥的凝乳酶活性穩(wěn)定,在水溶液中不穩(wěn)定,水溶液的pH值約為5.8。 3.凝乳酶對牛奶的最適凝固pH值為5.8,最適作用溫度為37~43℃。在15℃以下、55℃以上均沒有活性。若在35℃下,在10L牛奶中加入1g的商品凝乳酶,那么牛奶會在40min內凝固。 4.所含的主要作用酶為蛋白酶,主要用于水解多肽類物質,尤其是胃蛋白酶難以水解的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品應用: | 凝乳酶(9042-08-4)的用途: 本品可用于酶凝干酪素及凝乳布丁的制造,廣泛用于干酪制造,用量視生產需要而定。粉體狀一般用量為0.002%~0.004%,溶于2%食鹽溶液中使用。 |
生產方法及其他: | 凝乳酶(9042-08-4)的制備方法: 方法一:用水對小牛、小山羊或羊羔(亦可由牛、綿羊或山羊)第四胃(皺胃)進行抽提,抽提液一般經水洗、干燥、切片后在4%硼酸水溶液中于30℃下浸漬5d抽提而得,或用食鹽浸出后干燥而成。 方法二:蠟狀芽孢桿菌、栗疫菌的非致病菌菌種或米氏毛霉或微小毛霉、米氏根毛霉、大腸桿菌K-12等在受控條件下發(fā)酵后的培養(yǎng)液用水或酸性溶液提取后在室溫下濃縮后在用冷乙醇處理而得。 凝乳酶(9042-08-4)的種類: 1.種類: 凝乳酶有三種狀態(tài):液態(tài)、粉狀和片劑。傳統(tǒng)上利用牛犢第四胃的皺胃酶提取制作 凝乳酶 ,近來 凝乳酶 的來源不斷擴大,目前包括三類:動物性凝乳酶,來源于牛胃、豬胃和羊胃;植物性凝乳酶,來源于無花果樹液和菠蘿果實;微生物凝乳酶,來源于霉菌和酵母菌。丹麥干酪生產中來源霉菌的凝乳酶得到廣泛應用。 2. 凝乳酶 的活力: 指1毫升凝乳酶溶液或1克干粉在35℃條件下,40分鐘內能凝結原奶的毫升數。標準液態(tài)凝乳酶的活力通常是1.2-1.5萬,粉狀凝乳酶是前者10倍,為12-15萬。 3.原奶凝結過程: 原奶中酪蛋白有三種:αs-酪蛋白、β-酪蛋白和K-酪蛋白,前兩者易受Ca+2影響形成沉淀,而后者不僅穩(wěn)定,而且還具有抑制前者沉淀的作用。凝乳酶使原奶凝固分為兩個階段:首先將K-酪蛋白分解為副K-酪蛋白;其次副K-酪蛋白及αs-酪蛋白和β-酪蛋白在Ca2+作用下沉淀。 按中國GB 2760-2007規(guī)定: 1.凝乳酶A(Chymosin A):由大腸桿菌K-12制得[由小牛前凝乳酶A基(calf prochymosin Agene)為供體]。 2.凝乳酶B(Chymosin B): 由黑曲霉awamorl變種(Asp.niger var.arJuanlorl)或乳酸克魯維酵母(Kluyveromyces lactzs)制得[均由小牛前凝乳酶B基因(calf prochymosin B gene)為供體]。 3.凝乳酶(Chymosin或Rennet):由小牛、山羊或羔羊的皺胃制得。 安全性: 1.由小牛胃制得者,ADI值不作限制性規(guī)定;由栗疫菌和毛霉制得者,不作特殊規(guī)定;由蠟狀芽孢桿菌制得者,延緩決定(FAO/WHO;1994)。 2.GRAS(FDA,184.1685,1994; FDA批準號GRN No 230,2007)。 包裝和貯藏: 密封包裝后貯于陰冷處。 |
相關化學品信息 | |
2-乙基苯酚 水楊醇 2-羥基苯甲醛 鄰甲氧基苯胺 愈創(chuàng)木酚 N-甲基-N-苯基苯磺酰胺 1-溴化萘 1-甲基萘 1-氯萘 1-碘萘 a-萘酚 alpha-(三氯甲基)芐基醇乙酸酯 鼠李素 1-氨基-8-萘酚-3,6-二磺酸 戊沙溴銨 2-苯基丁酸 1-萘氨基苯 1-(3-氯苯基)-3-甲基-2-吡唑啉-5-酮 4-甲基傘形酮 伯氨喹 鄰氨基聯(lián)苯 鄰苯基苯酚 蒽酮 占噸醇 占噸酮 3,4,5-三甲氧基肉桂酸 2-氨基-8-萘酚-6-磺酸 3,5-二溴水楊醛 DL-扁桃酸 抗氧劑LK-1081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