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4697-14-7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36129 | 替卡西林二鈉; 替卡西林鈉; (2S,5R,6R)-6-[[(2R)-羧基-3-噻吩基乙酰]氨基]-3,3-二甲基-7-氧代-4-硫雜-1-氮雜? |
英文名:16305 | Ticarcillin disodium salt |
別名: | Ticarcillin sodium; (2S,5R,6R)-6-[[(2R)-Carboxy-3-thienylacetyl]amino]-3,3-dimethyl-7-oxo-4-thia-1-azabicyclo[3.2.0]heptane-2-carboxylic acid disodium salt; Timentin sodium |
分子結(jié)構(gòu): |
|
分子式: | C15H14N2Na2O6S2 |
分子量: | 428.39 |
4697-14-7 | |
InChI: | 1S/C15H16N2O6S2.2Na/c1-15(2)9(14(22)23)17-11(19)8(12(17)25-15)16-10(18)7(13(20)21)6-3-4-24-5-6;;/h3-5,7-9,12H,1-2H3,(H,16,18)(H,20,21)(H,22,23);;/q;2*+1/p-2/t7-,8-,9+,12-;;/m1../s1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說明: | S26:萬一接觸眼睛,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(yī)診治。 S36/37: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和手套。 |
危險品標(biāo)志: | ![]() |
危險類別碼: | R42:吸入會產(chǎn)生過敏反應(yīng)。 R43:皮膚接觸會產(chǎn)生過敏反應(yīng)。 R36/37/38:對眼睛、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。 |
其他信息 | |
產(chǎn)品應(yīng)用: | 替卡西林鈉 (4697-14-7)臨床用于治療敗血癥、泌尿道感染、呼吸道感染和膽道感染,也用于白血病及惡性腫瘤患者的繼發(fā)感染,對傷寒也有效。本品為半合成青霉素,對綠膿桿菌有高效,臨床治療綠膿桿菌感染有效率為90%左右。對耐藥性綠膿桿菌產(chǎn)生的β-內(nèi)酰胺酶穩(wěn)定,但易受大腸桿菌、奇異變形桿菌以及個別綠膿桿菌菌株產(chǎn)生的β-內(nèi)酰胺酶所破壞。和慶大霉素、多黏菌素合用對綠膿桿菌有協(xié)同作用。 替卡西林鈉 (4697-14-7)常和克拉維酸配伍制成新抗生素復(fù)合劑——泰門汀(Timentin),臨床用于治療嚴(yán)重感染。 |
生產(chǎn)方法及其他: | 替卡西林鈉 (4697-14-7)的制備方法: 1.1.38g(5mmol)(噻吩-3-基)丙二酸單芐酯(Ⅰ)和2.5mL二氯亞砜,在50~55℃下加熱1h,再在60~65℃下加熱10min。在減壓和低于30℃下,除去過剩的二氯亞砜,最后可以加入1mL苯,在高真空下利用共沸去除痕量的二氯亞砜,剩下的是黃色油狀的(噻吩-3-基)丙二酸單芐酯酰氯(Ⅱ)。把該酰氯(Ⅱ)溶于10mL干燥丙酮,在攪拌和蒸汽浴上,加入1.08g(5mmol)6-APA、15mL 1mol/L碳酸氫鈉和5mL丙酮的混合溶液。當(dāng)反應(yīng)開始進行后,將反應(yīng)液在室溫下繼續(xù)攪拌45min。反應(yīng)液用乙醚(3×25mL)洗后,再用約11mL 1mol/L鹽酸酸化至pH=2,然后用乙醚(3×15mL)萃取該酸性水溶液。萃取液用活性炭和硫酸鎂一起脫色5min。過濾,搖晃淡黃色的濾液和約4mL 1mol/L碳酸氫鈉,得到pH值為7~7.5的水溶性萃取液。該水溶性萃取液在低溫低壓濃縮后,剩余物加入異丙醇一起攪拌,直到混合物中含10%水為止。此時開始結(jié)晶,在0℃下放置過夜使結(jié)晶完全,得白色結(jié)晶的α-(芐氧羰基)-3-噻吩甲基青霉素鈉(Ⅲ),收率50%。 2.10.65g 5%載于碳酸鈣的鈀催化劑懸浮于32mL水中,預(yù)先氫化1h,然后加入2.13g(4.3mmol)上面得到的鈉鹽(Ⅲ)溶于30mL水的溶液,在略高于大氣壓的壓力下氫化1.5h。用裝有Dicalite(一種硅藻土)的裝置進行過濾。澄清的濾液在低溫低壓下濃縮,剩余物在五氧化二磷存在下真空干燥,得白色固體的替卡西林鈉。 替卡西林鈉 (4697-14-7)的規(guī)格: 1.替卡西林單鈉鹽: 按無水物計算,每1mg含不少于890μg的替卡西林(C15H16N2O6S2);pH值應(yīng)為2.5~4.0(每10mg替卡西林溶于1mL水);含水分應(yīng)在4.0%~6.0%。 2.替卡西林二鈉鹽: 按無水物計算,每1mg含不少于800pg的替卡西林(C15H16N2O6S2);每1mg替卡西林含不大于0.05的USP內(nèi)毒素;pH值應(yīng)為6.0~8.0(每10mg替卡西林溶于1mL水);含水分應(yīng)不大于6.0%。 藥理作用:對革蘭陽性菌的抑菌作用低于青霉素G。對革蘭陰性菌的抑制作用較羧芐西林強數(shù)倍。氯膿桿菌、變形桿菌、腸桿菌屬、大腸桿菌對本品較敏感,沙雷桿菌對本品耐藥?诜灰孜铡 適應(yīng)癥:主要用于細菌性敗血癥以及皮膚和軟組織、呼吸道、生殖泌尿道和腹內(nèi)感染等。 用量用法:成人1日量每千克體重200~300mg,分次給予或1次3g,根據(jù)病情每3、4或6小時1次。按每g藥物用4ml溶劑溶解后緩緩靜注,或加入適量溶劑中靜滴1/2~1小時。泌尿系感染可肌注給藥,1次1g,每日4次,用0.25~0.5%利多卡因注射液2~3ml溶解后深部肌注。兒童1日用量為每千克體重200~300mg。嬰兒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225mg,7日齡以下嬰兒則為1日每千克體重150mg,均分次給予。 替卡西林鈉 (4697-14-7)注意事項:本品的不良反應(yīng)與羧芐西林相似,當(dāng)用藥時間長及藥量大時,可使出血時間延長和電解質(zhì)紊亂、血鉀降低。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,使用本品的雙鈉鹽,可使鈉負荷增加。肌注后偶有局部疼痛和靜注后發(fā)生靜脈炎等。亦有血清轉(zhuǎn)氨酶增高出現(xiàn),但停藥后會恢復(fù)。本品與慶大霉素合用以提高療效,但二者不宜放于同一滴注瓶內(nèi)應(yīng)用,以防相互影響療效。 |
相關(guān)化學(xué)品信息 | |
對溴氟苯 3,3,3-三氟丙醛 1,1,1,3,3-五氟丙烷 混旋肉堿鹽酸鹽 雙氰胺 海因 對氯三氟甲氧基苯 對三氟甲氧基苯胺 4-(三氟甲硫基)苯酚 2-氟-4-甲基吡啶 2,4-二氨基吡啶 6-氮雜脲嘧啶 1-溴-3,5-二氟苯 3,5-二甲基氟苯 4-氨基-2,6-二甲基嘧啶 氟化苯 3-氨基吡啶 L-高胱氨酸 三氟化硼四氫呋喃絡(luò)合物 3-氟丙醇 1,5-二氨基戊烷 二乙氧基甲烷 亞硝酸正戊酯 亞麻酸 硫代羰基氯 三氟乙酸吡啶鎓 合成右旋龍腦 苯頻哪醇 積雪草酸 阿江欖仁酸 | |